内容摘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如何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充满活力、和谐向上的基层组织值得思考。本文从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分析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建议;对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特色。发挥这一政治特色,既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同时也要积极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更好地投入到多党合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使命中。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不从基层抓起,我们的工作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如何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充满活力、和谐向上的基层组织值得思考。
一、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从民主党派肩负的职能来看。民主党派是由不同界别人士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参政党,有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重要任务,这是民主党派区别于一般社会团体的最本质的特征。各民主党派都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为政协的一个界别参与政治协商为自身的基本职能。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纲领和任务,必须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使之与实现自身的政治纲领和任务的需要相适应,把自身建设成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在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中,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
其次,从基层组织在各民主党派中所处地位来看。基层组织是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工作基础以及体现党派组织活力的基础;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机构落实各项工作、参政议政、联系群众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参与组织活动、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平台;民主党派基层支部作用的发挥往往体现着民主党派的职能。唯有把基层组织工作扎扎实实的开展好,民主党派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才能不断地接近于实现其政治纲领,才能完成其工作任务。因此,“基层组织是根,成员为本”足以概括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从新时期、新阶段民主党派队伍面临的变化来看。从1977年10月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提出恢复活动的建议以来,三十多年过去了,各民主党派组织状况和队伍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以新乡学院为例,新乡学院于2007年由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教育学院三校合并而成,目前设立有4个民主党派支部。以2007年为统计点,各民主党派成员为65人;现在,截止2015年,为117人。成员人数翻了快一番。
(2)人员构成发生变化。95%的民主党派成员为新时期以后加入组织的新人,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的成员居多,成员的政治信念日趋复杂,表现出一定的模糊性;在价值观念上有多样化趋势;思维方式上出现多向性等特点。他们中不少人没有新旧社会对比的亲身感受,政治历练少,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历史及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了解不多,认识不深。
(3)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基层组织活动也日渐正常。因此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更显示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数基层组织在建言献策、稳定大局、社会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基层组织对思想建设工作在党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思想建设工作的基本目标缺乏全局、系统地了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收效甚微,使得少数成员参政党意识、政治责任感相对淡薄。
(2)班子建设亟待加强。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有着不同以往的成长和教育背景,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但是,由于没有老一辈领导人那样的切身经历,他们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党派与中共“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优良传统缺少真切的体会与实践。且他们政治资历较浅,在号召力和影响力上也较老一代领导人有所差距。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接触新鲜事物多,国际化意识、民主意识较浓,但深入社会公共治理的实操经验比较少,大局观、全局意识还须加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具有较高层次的专家学者,或是某一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他们对行政管理工作并不熟悉,同时也缺乏组织协调与处理复杂事务的经验。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出成绩的时候,本职工作压力都很大。而民主党派的工作多系兼职,本职工作已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投入到党务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就变得非常有限了。可以说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依赖于基层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基本责任感、认知度和热情度。
(3)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有待加强。一是面对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参政议政领域不断拓宽,我们的人才、专家短缺现象突出。二是一般成员对参政议政的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三是参政议政的机制不健全。
(4)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内容单一,创新意识不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大多没有完善的制度,没有周密的活动计划与安排,活动内容单一,大多是读报纸、聚会就餐、联谊、参观公园等没有具体实际内容的活动,活动形式单调、缺少新意,影响了支部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活动的吸引力,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本职工作又较为繁重的成员,单调的组织活动不但不能增强他们参加活动的热情,反而会加重对此类活动的厌恶。
(5)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基层组织工作尚未形成一整套适合自身特点的,适应组织运行的管理制度,工作不规范。
(6)与政府部门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不够密切,影响到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中共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是做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根本保证。
三、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建设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建设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面对基层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不断研究新问题新动向,主动想办法,订措施,全力支持关心帮助基层组织开展工作。确保基层民主党派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为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奠定扎实的基础。下面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思想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根本。
思想建设体现着党派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对党派成员的思想教育,积极提倡“讲政治,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的风气,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促进基本理论、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形势和任务等方面的学习教育,提高成员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认识到,加入民主党派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终身的责任;民主党派不是联谊会或一般的社会团体,而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参政党;加入民主党派不是为了索取,而是要讲奉献。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学习是个前提,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坚持抓好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派成员、教育自己,并引导党员把学习理论同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及时掌握改革发展的新动态,顾大局、守纪律,保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领导班子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首先,要严把 “选拔关”,在配备领导班子时,力求选拔出一支能力强、威信高的,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
其次,要严把“教育关”,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专题讲座,对基层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培训,不断其增强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第三,要严把“制度关”,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班子合作共事能力。
(三)参政议政是加强基层组织工作的核心。
第一,要强化参政议政工作机制,要积极提供各种有利于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培训学习机会,激发广大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充实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就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成员开展各种社会调研活动,提高会员参政议政提案的质量。
第二,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作用。他们来自于基层组织,是其中的优秀分子,参政议政水平高,能力强。不仅他们自己要积极参政议政,还要带领基层组织所有成员参与,把自己好的经验和大家共同分享,避免走弯路。
第三,要拓展参政议政的新领域,开辟参政议政的新途经。
既要立足党派的特色和优势,在自身的优势领域作出突出的贡献,又要在“新领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加强基层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横向联合活动,拓宽信息渠道,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社会化程度,提升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效率。
(四)创新组织活动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活性剂。
组织活动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活动质量是衡量一个党派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尺,对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党派组织的凝聚力和参政党职能作用的发挥。因此,创新组织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基层组织生活做到与成员本职工作相结合、与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相结合、与党派的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党派内部的党务工作相结合。
(五)制度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保障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是一项带根本性、长期性、保障性的建设,是工作经验的升华和规范,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载体。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如“维护成员合法权益制度”、“成员有病探视制度”、“奖励好成员、好建议制度”、“推荐优秀人才参政制度”等,使之与约束性制度相配套,有机结合,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六)加强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是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
关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般状况:一是结构松散,成员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兼职,且多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不少还是领导同志,本职工作繁忙;二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党派基层组织工作受到多方面限制。一系列状况表明,单靠自身开展工作难度很大,必须依靠中共基层党委和民主党派上级地方组织的关心和支持。这就要求:
第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应就主要的活动、重要的问题主动、及时地与中共基层组织沟通信息,征求中共组织的意见,看重中共基层组织的意见,增进诚挚、融洽的关系。
第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上级地方组织应当积极加强与成员所在单位或系统的中共党组织联系,可以主动上门到成员单位介绍该成员在党派组织的情况,了解成员在单位的各项表现;也可以约定时间集中邀请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座谈,相互交流党派会员的情况;在上级地方组织一些重要活动或表彰奖励时,至少要及时向会员所在单位出具正式公文或便函,加强双方的联系与沟通,增进了解,达成共识,才能使党派会员全方位开展工作。
总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只有认清形势、深入调研、创新思路、改革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为丰富统战工作经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
中发〔2005〕5号
2. 郑宪.中国参政党建设新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3. 雷晓宇.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4. 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5. 刘芳;新时期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左志成.关于民主党派增强基层组织工作活力的思考[N].平凉日报
7.蔡碧玉.民主党派参政能力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新乡学院 左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