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 部门介绍 | 岗位职责 | 党派团体 | 统战政策法规 | 民族宗教 | 建言献策 | 基层统战工作 | 贯彻党的二十大 |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民族宗教>>正文
 
民族基本知识
2016-05-31 10:28   审核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截止到201512月,我校师生有15个民族成分,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侗族、傣族、土家族、布依族、黎族、水族、仡佬族、藏族、锡伯族。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各自的历史和特色,下面是我校师生所属民族文化简介。

一、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 (2010,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公元前21世纪后,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他们虽都自认黄帝为其祖先,实际却来自不同的部落集团,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接近、交往、斗争和融合,形成了共同族体。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区别于蛮、夷、戎、狄等;至战国时,秦、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后经兼并、争战,形成诸夏统一趋势,进至中原的戎、狄、夷、蛮也与华夏融合,华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前221年秦兼并六国,统一诸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汉族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秦汉时期形成统一民族。

  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伟大成就,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拥有众多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和数学成就为世人瞩目。古代农学曾有农书370余种。在古代汉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其他如散文、小说等也著称于世。

  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主要方言有七种。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普通话。汉文(见汉字)起源于远古,通行的方块字从殷商的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演变而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文字改革,制订了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汉字。汉族的衣、食、住和风俗习惯从古至今颇有特色,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现代、文明、科学、舒适已成为生活习俗发展的趋向。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婚姻家庭以牢固稳定著称。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丧葬过去行土葬,现大部分通行火葬。节日以春节最为隆重。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的节日已成为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有部分人信奉佛教、道教以及基督教新教、天主教等。民间尊崇孔子和儒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二、回族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981.68万人(2000年,不包括台湾省),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全区拥有回族人口186.25万,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万以上的地区还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云南、甘肃和新疆等。以东、中、西三大地区来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区最多,占其总数的60.75%。其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少。从南北来看,回族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区,南方分布的回族人口较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在56个民族中,回族按省区市显示出的人口分布离散度仅次于汉族和高山族,位居第三,这表明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关于回族分布的特点,有的学者将其描述为不规则的字形,有的学者则以字型来描述。但总体上看,主要表现为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大分散主要表现为全国 2000多个县(市)几乎都有回族分布。这还体现在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的比例上,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回族人口占所在省区市总人口10%以上的只有两个(宁夏和青海),占1%5%的有6个,占1%以下的有23个省区市。同时,从回族人口占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例来看,最高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低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回族人口占到了这些省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0%以上。在上海、安徽、陕西、山西、北京、天津、江苏等地,虽然回族人口数量小,但却是这些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第一大少数民族。

  小聚居的特点集中体现全国回族居住的情形中,在西部省区,回族以连片聚居为特点,反映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在北方或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以县、村、街道聚居为特点,又多在大运河沿线一带。与西北地区不同,东南地区回族聚居的规模大体在百人到万人左右。

  回族大分散,小聚居格局集中表现在回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的分布上。回族自治地方一共有14个,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11个回族自治县(包括联合);其中1个自治区、2个自治州和6个自治县(回族自治县共 11个,包括联合)均在西北。全国有回族乡140个,西北地区只有37个,西南地区有28,华北地区有27个,华东地区有12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南地区有31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18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大约有97个城市的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尤其是东中部城市,回族占的比例更高。在全国还有4个城市的行政建制上专设回族区,分别是洛阳市的瀍河回族区、郑州市的管城回族区、开封市的顺河回族区、呼和浩特市的回民区。由此看出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回族也有一些他称。宋元时期,蒙古民族的官方文书将回族先民称为撒尔塔兀勒(Sartqul;元代将Musulman(穆斯林)音译为木速蛮木速鲁蛮,意思等同于汉文中的回回,此种情形也见于明代的《回回馆杂字》(汉语、波斯语分类词汇)、《高昌馆杂字》(汉语、维吾尔语分类词汇)。迄今,在不同地区,各个民族语言中对回族还有各种的他称。藏族将回族称为卡西(Kace,可能因为西藏部分回族来自克什米尔;蒙古族称回族为Hotun,据说当地回族来自和田;新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则将回族称为东干(Tung’genTung’gan,据说因为当地回族来自潼关,也有将Tung’gan解释为留下来居住;因回族中马姓较多,四川彝族地区将回族称为马家(Majia;云南的佤族和傣族将回族称为帕西(Basi,意为来自波斯的人。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出回族和众多民族杂居的情形,也反映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以及职业和迁徙的特点。

  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在回族先民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长期和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份在回回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元朝时期的回回文是指新波斯文、又称普速蛮字。当时元朝政府中设有回回译史、回回掾史、回回令史,就是用回回文起草文书、翻译文书的专职人员。同时元朝还有官办的回回国子学和回回国子监,教学主要内容是新波斯文。进入明代,尽管官方还有从事穆斯林语文教学、翻译工作的回回馆 而汉语作为回族的共同语言已经固定下来。明中叶,伴随经堂教育的兴起,出现了经堂语和小儿锦。经堂语是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它是用汉语音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或用汉语语汇意译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并吸收和改造了中国儒、道、佛各教经典用语和民间用语的成分。小儿锦 则是经师们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它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而成,其中包含有阿拉伯文、波斯文语汇,偶尔夹杂个别汉字。不仅在经书写作时使用,有时也被运用在通信、记事等交际中。此外,与其它民族杂居的回族也会使用其它民族的语言文字,并受到他们文化的影响。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回族,就还使用傣语、傣文,穿傣族服装,住傣族式的竹楼;云南洱源县的回族,穿白族服装,使用白族语;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拉萨地区的回族,使用藏语文;和彝族杂居的四川凉山的回族,兼通彝语。此外,在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的回族,有不少人兼通蒙古语、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三、满族

    满族人口总数为1068.2万人(2000年),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居第二位。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以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多,其他散居于新疆、甘肃、宁夏、山东、湖北、贵州等省区及西安、成都、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聚居于东北三省及河北省的满族,主要从事农业,这些地区盛产大豆、高粱、玉米、烟草、苹果和柞蚕等农产品和经济作物。山区特产人参、蘑菇、木耳等,也是满族人民的副业生产。东北三省的沈阳、鞍山、大连、抚顺、长春、哈尔滨等城市中的满族主要从事工商活动。散居于全国各地的满族,主要是工人,知识分子也较多。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族文字创立于16世纪末。宋、金时代,女真人曾有过自己的文字,早期女真文字是从汉字脱胎出来的表词——音节文字,但久已失传。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各部后,以蒙古字母拼写满语读音,形成一种新的文字,称为老满文。皇太极时期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点,用来区分语音,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满文作为一种官方文字,在清代长期使用,一度成为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文字,留下了大量档案资料,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瑰宝。清中期以后,满语逐渐被放弃,满族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方言,只有旗人内部和旗籍官员,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仍然必须使用满语。到20世纪80年代,除了东北个别边远地区和新疆的锡伯族少数老人尚能使用满语外,满语已经消失了。但是,作为曾经广泛使用的语言,满语在许多地方的汉语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天东北各地和北京等地的汉语中,还保留有大量的满语语音和词汇。留居于全国各地的驻防旗人后裔,多操掺杂着当地语音的北方方言,形成一个个的方言岛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四、蒙古族

蒙古族有人口581.4万人(2000年),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各蒙古族自治州、县。此外,还有少数蒙古族聚居或散居在宁夏、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自治区。
  蒙古族主要聚居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有蒙古和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50多个民族,2005年全区总人口为2386万人,其中蒙古族421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1700多公里,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2.3%。全区以高原为主,有地域辽阔的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山脉由东到西有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沙漠主要集中于西部,有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另还有一些山地和丘陵。其中,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和黄河大湾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势平坦,海拔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大部有植物覆盖,分布着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全国著名的草原,是我国著名的天然牧场。全区草原面积达8700公顷,可利用的草场面积6800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5。畜群以羊、牛为主,其次为马、骆驼等。三河牛﹑三河马﹑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阿尔巴斯白山羊﹑阿拉善驼等,都是全国闻名的优良畜种。
  全区可利用耕地为54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居全国第一,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大兴安岭以东有辽河和松嫩平原的小部分分布,号称谷仓,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阴山山脉(由大青山、乌拉山和狼山组成)形成一条天然屏障,对阴山南麓的河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的农业生产极为有利。那里土质肥沃,沟渠纵横,农田遍布,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的主要产粮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糜子、莜麦、玉米、高粱、大豆、土豆、胡麻、油菜籽、甜菜等。河套平原也是我国三大甜菜产区之一。
  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地表径流量90%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全区共建有大小水库472座,有效灌溉面积18.5万公顷。黄河流经西南部,有航行灌溉之利,盛产驰名的黄河鲤鱼。湖泊较大的有呼伦湖、贝尔湖、乌梁素海、岱海、黄旗海等,盛产鲤、鲫、鲢、银鱼等鱼类,尤其是呼伦池,素有鱼声喧嚣,饮马不进之说。境内有达不苏、吉兰泰等数百个盐池、碱湖,盛产盐碱。其中吉兰泰盐场是我国最大的机械化湖盐场、湖盐区,也是最大的碘盐加工基地。
  森林面积居全国首位。被誉为祖国绿色宝库的大兴安岭,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9,林木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12%。在山林中和草原上,栖息着很多珍禽奇兽,出产贵重皮毛,还有鹿茸、熊胆、麝香、虫草等名贵药材,甘草、党参、麻黄、黄芪、小茴香、大黄、知母等中草药400余种。素称药中之王的甘草产量最大,土特产品木耳﹑蘑菇、黄花菜等均畅销国内外市场。
  内蒙古地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铬、锰、铜、铅、锌、金、银、锡、云母、石墨、水晶、石棉、玛瑙等,已经探明的有92种,其中62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煤炭资源仅次于山西,居全国第2位,储量在100亿吨以上适宜露天开采的特大型煤田有5处,其中以准格尔﹑霍林河为最;铌、锗和天然碱储量居全国之首。内蒙古也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
  内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活跃﹑驰骋的舞台。匈奴﹑东胡﹑鲜卑﹑乌桓﹑柔然﹑敕勒、回鹘﹑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众多的古代北方民族,在这个舞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遍布全区各地。比较著名的有:呼和浩特的五塔寺﹑大召﹑昭君墓﹑白塔,包头市的五当召﹑美岱召,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巴彦浩特市的延福寺,赤峰市的辽上京﹑辽中京、大明塔,鄂伦春的嘎仙洞等。
  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建于明代,称作库库和屯。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定名为归化。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呼和浩特(即库库和屯的异译)的名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13世纪初,蒙古族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元世祖忽必烈命西藏喇嘛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俗称八思巴字”,是根据藏文加以变化创制而成。元朝时是国字,元亡以后基本不再使用。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最初的蒙古文字进行了改革,成为至今通用的﹑规范化的蒙古文字。新疆的蒙古族使用卫拉特方言。17世纪中,札雅班第达对通用的蒙古文字稍加改变,使卫拉特语音得以准确表达出来,被称为托忒必扯克(意为精确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陶德(托忒)蒙古文。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五、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共有1617.88万人(2000年)。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420.71万人,占壮族总人口的87.81%,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等地。另外,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万人,散居在云南省其他地区的有12.9万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4.2万人,另有4000余人居住在与连山毗邻的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1.6万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5000余人。壮族居住的地方,基本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

  壮族分布的地区,边沿多山,中部丘陵起伏,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有六诏山脉从云南文山延伸到广西的那坡县,北部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和天平山等,东部广东连山有五岭之一的萌渚岭绵延起伏,中部偏东盘亘着大瑶山、莲花山等山脉,中部偏西有都阳山、大明山等,南部和西南部边沿有十万大山、公母山、大青山等。

  壮族地区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之称,山区、丘陵占土地面积的82%左右。丘陵海拔一般在100400米,坡度较缓,土层较厚,雨水丰富,光照条件好,适宜于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壮族地区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农业和多种经营较为发达的地区。壮族地区平原少,且分布零星,比较大的平原有右江谷地、南宁盆地、宁明谷地等,它们实际上都属盆地。右江谷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热条件好,发展农业十分有利,是水稻、甘蔗、芒果的生产基地,素有桂西明珠之称。壮族地区石山面积大,且分布广,尤其是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广西西部地区,裸露型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当地土地面积的60%以上。喀斯特地貌是九分石头一分土,不大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但由于久受雨水侵蚀,形成了众多奇特瑰丽的岩洞和地下河流,自然景色十分幽美。桂林和阳朔,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美誉。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的伊岭岩,素有小桂林之称的靖西县旧州,凌云县的水源洞,柳州市的白莲洞,云南文山州广南县的莲洞、白云洞、响泉瀑布,文山县的仙人洞,等等,也都是天下少有的奇景。喀斯特地貌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铝土、锰、锡、锑、钨等矿的保有储量和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壮族地区还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大、质地好,可建成中国南方最大的水泥基地。

  壮族地区的南部面临北部湾,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渔场,盛产各种名贵海产,特别是出产的南珠,据史料记载至迟在汉代就已开始采集。现在,这里仍然是我国重要的产珠区,向有珍珠之乡的美称。我国北部湾海岸线曲折,多港湾,从东到西分布有铁山港、廉州港、三娘港、钦州港、防城港、珍珠港等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这些沿海港口同时具有水深、避风、浪小等自然特点,距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港口都较近,是我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出海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壮族地区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壮族聚居地的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足,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在20左右,冬无严寒,南部夏季酷热。四季草木常青,百花盛开,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盛产各种热带、亚热带作物。柑、橙、柚、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水果产量名列全国前茅;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最,是世界10大产糖区之一;松香、松节油的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名贵药材和土特产资源丰富,素有土特产仓库之称,驰名中外的三七、罗汉果、蛤蚧和茴油(又称八角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西北和西南部山区,森林覆盖,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

  壮族地区河流纵横,有左江、右江、郁江、红水河、龙江、柳江、黔江、桂江等,汇流于西江,奔向东南,经广州入南海;有盘龙江、普梅河、锦江等,向南流经越南入海。由于降水丰沛,这些河流的径流量都较大,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居全国第5位;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900万千瓦,居全国第8位,红水河还被誉为全国水电资源的富矿。喀斯特地貌区,虽然地表水流相对贫乏,但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壮、布壮,原是壮族自称。在汉文史书中译写为等,读音,最早见于宋代文献中。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写为196510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改为强壮的字。字有健康的意思,也不会误读。从此以后,僮族一律改写为壮族。

  壮族除自称布壮以外,还有布越布雅伊布衣布沙布土布侬布央布曼布饶布傣等自称。,在状语中是的意思。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南北两个大方言,但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南北两大方言大致以郁江和右江为分界线,延伸到云南省文山州的广南、砚山一带。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23,划分为8个土语区,即邕北土语、右江土语、桂边土语、柳江土语、桂北土语、红水河土语、邱北土语、连山土语;南部方言约占壮族人口的13,划分为5个土语区,即邕南土语、左江土语、德靖土语、砚广土语和文麻土语。

  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其中定为正体字的有4918个。这些字都是从上百年或数百年前出版或手抄的牒诉、券约、师公唱本、山歌本、故事传说、族谱、信件和碑文中收集下来的,说明这种方块壮字在壮族地区民间曾广泛流行过。不过,由于古壮字地区差别较大,缺乏规范,因此各地壮族之间无法形成统一的壮族文字,主要依靠汉文进行交流。1955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壮族人民创制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并培训壮文骨干,出版书报,壮文在扫盲、宣传党的政策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又完成了《壮文方案》的修订工作,使壮文进一步通用化,壮文也再次进入各级各类学校。壮文的推行,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六、苗族

    我国境内的苗族人口为8940116人(2000年),在我国56个民族中仅次于汉、壮、满、回,位居第五位。苗族人口的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苗族分布。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贵州省苗族人口最多,有430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近一半。其次是,湖南192万人,云南104万人,重庆50万人,广西46万,湖北21万人,四川15万人,广东12万,海南6万。这8省(区、市)的苗族人口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98%。贵州、云南和湖南湘西有较大的苗族聚居区,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有159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苗族80万。其他地方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一般以一个或几个村寨为单位,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杂居区的苗族多数都是聚族而居,自立村寨,很少与其他民族合村共寨。

  苗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山区,但由于分布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也较大。黔东南、黔南和桂北处于云贵高原边缘,海拔从1000多米降至400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苗岭山脉延绵全境,潕阳河、清水江、都柳江贯穿苗区。湘西、湘西南、黔东北、鄂西南和渝东南位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脉地带,海拔、地形与黔东南地区相近,境内有武陵山脉延伸其间,河流有沅水、酉水、澧水和清江等。这些地区年平均温度为15,年降雨量1060-1600毫米左右,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不仅宜于稻作,而且十分有利于林木生长。粮食作物以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薯类、小麦、豆类及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菜、烟叶、苎麻、甘蔗、花生、棉花等。木材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用材林有松、杉、柏、楠、青枫等,尤以杉木最负盛名。经济林有油茶、油桐、核桃、板栗、柑橘、猕猴桃等,还出产党参、桔梗、吴萸子、三七、金银花等药材。地下矿藏资源也极为丰富,其中汞、钨、锑、锡、铅、煤、铁、黄金等的蕴藏量较大。川南、黔西北、云南的苗族大多居于高山之巅或半山腰,少数居住河谷平坝,这一带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山高路险,水资源匮乏,农耕条件较差,除河谷平坝和少数半山区适宜水稻种植外,其余以玉米、麦类、荞麦、甘薯、马铃薯为主食。药材、各种山珍和果木都很丰富,药材有天麻、三七等,山珍有竹笋、山药、香菇、木耳、蕨菜、水芹菜等,野生水果如猕猴桃、八月瓜、梅子、李子等。还有煤、铁等矿藏资源。海南苗族地区地处热带,盛产橡胶及各种热带水果。

  苗族族称,既是他称,也是自称。除湘西方言区自称为仡熊果雄,其他地区的苗族则多自称。汉语所称的,来自苗族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苗族人民的意愿,经过民族识别,将族称定为苗族。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语大致可分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个大方言,7个次方言,18种土语。湘西方言(东部方言)主要通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县,分5种土语;黔东方言(中部方言)主要通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湖南的靖州、会同等县,贵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部分苗族中,分5种土语;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主要通行于贵州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川南、贵北以及云南全省,分8种土语;此外,还有部分苗族操汉语、侗语、瑶语、布依语、壮语等其他民族语言。苗语的方言、次方言和土语尽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相通部分仍占60%以上。

  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后来失传,这些传说现在已难以考证。20世纪初,一些苗族知识分子为发展苗族文化教育,创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创制的方块苗文、石启贵创制的速记苗文,贵州松桃龙绍华运用国际音标编制的苗文课本,等等。一些外国传教士为了传教的需要也创制了一些苗文。但是这些苗文因种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在苗族群众中推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大批包括苗族学者在内的苗语语文学家,对全国苗语进行了普查研究,改革了老苗文,另外创制了东部、中部、西部三种方言的拉丁拼音苗文,并在苗族群众中推广使用,受到广大苗族人民的欢迎。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七、侗族

    侗族总人口为2960293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地,全州侗族人口有121万,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0.8%;黔东南州的黎平县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侗族人口有32万多人。

  侗族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端。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北部属武陵山脉和苗岭山脉支系,有渠水、潕阳河、清水江流经其间,汇合成沅江注入洞庭湖后流入长江。南部有苗岭山脉,都柳江与浔江流经其间,注入柳江后汇入珠江。境内青山叠嶂,碧水萦回,既有激流险滩,又有清溪幽谷;既有高山峻岭,也有低丘平坝。土壤肥沃,平川及洞天盆地星罗棋布,小者数百亩,大者上万亩。终年气候温暖,霜期短,年均气温在摄氏15左右,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良好的自然条件,适宜于农、林、畜牧业的发展,为侗族人民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侗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农林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水稻已有悠久的历史。侗族地区的万山丛岭中夹杂着许多当地称为坝子的盆地。其中天柱县的天柱大坝、高酿大坝,榕江县的车江大坝,黎平县的中潮大坝,锦屏县的敦寨大坝,是侗族地区著名的大坝,稻田面积均在万亩以上,被誉为侗乡粮仓。除了坝田外,侗族还在山谷溪流的两旁开辟良田。有的地方梯田绕岭,直上云天。黎平、从江、通道、三江、龙胜等地均盛产糯稻,素有糯谷之乡的美称,其中黎平的香糯为糯中珍品。除水稻外,还有小麦、小米、红薯、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油菜、大豆、辣椒等。

  侗族地区是全国八大林区之一,盛产杉木。锦屏、天柱、黎平、榕江、从江是重点林业县,锦屏还被列为全国杉木生产重点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的重要林区县,三江和融水是广西的重点经济林区。侗族地区所产的杉木挺直、细密、轻韧、耐朽、易加工,是建筑、造船、造纸、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早在明清两朝就被当作贡木献给朝廷,民国时期远销大陆各地和海外。侗族历来有人工培育杉木的传统,1949年以后培育出八年杉十年杉等速成品种,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木材。杉木尤以十八年杉最为著名。

  侗族地区不仅是一个宜林山国,也是一个植物王国。侗族地区森林覆盖率一般为2664%,活立木蓄积量8000多万立方米。树种繁多,共有200多科,1000多属,5000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3种,三级保护的有30种。有药用植物2000多种,可药用的真菌100余种。主要有茯苓、雷丸、灵芝、党参、当归、何首乌、虫草、竹荪、天麻、杜仲、黄柏、厚朴、枯梗、天冬、银花、吴茱萸、木瓜、白芍、黄连、八角莲、大血藤、小血藤等,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侗族地区地质地貌独特,成矿条件好,各种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原煤、石煤、汞、石膏、锑、铁、黄金、铜、锰、铜锌、硫磺、铀、磷、钾、水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铝土等。其中天柱、新晃两县的重晶石蕴藏量约占全国的40%以上。

  侗族地区地处长江和珠江中上游的分水岭,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溪河纵横,海拔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仅黔东南水能蕴藏量就有210万千瓦,可开发量124.4万千瓦。

  侗族地区名胜古迹丰富,人文景观奇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有中国和挪威共建原生态民族村寨博物馆黎平堂安侗寨,有明代侗族农民起义圣地黎平吴勉洞、吴勉岩,林宽起义的根据地黎平铁炉山,清代侗族农民姜应芳起义圣地天柱九龙山遗址;有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会议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旧址和榕江县红七军军部旧址;还有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纪念坊;有艺术精湛和雄伟壮观的从江增冲鼓楼和黎平肇兴鼓楼群;有闻名中外的广西三江程阳永济桥、黎平地坪风雨桥。有迷人的榕江三宝风情、乐里风情和晚寨风情,有从江六洞风情、九洞风情与高增小黄风情,有黎平肇兴风情、三龙风情、四寨黄岗风情和岩洞竹坪风情,有锦屏九寨风情、天柱四十八寨歌场。

  侗族自称为gaeml。由于方音的变化,有的地方又称为jaemljongl,从词源来看,各地的自称是一致的。在侗族内部,相互之间有称为jaeml laoxjaeml jaoxjaeml danx,但是他们的语言大体相同,风俗习惯也相一致。与侗族杂居的水族也称侗族为gaeml,苗族称为dax gul。当地的汉族称为侗家侗族。在侗语里,gaeml意思是指用木条、树枝等作为障碍物进行设防、遮拦、隔离,用作族称其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

  侗族人民有自己语言,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以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民族杂居地带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又因各地语音的不同又各分为4个土语。侗语方言的形成明显带有受汉语影响的印记。相对而言,北部方言区的侗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交往较密切,懂汉语汉文的人较多,汉文化水平的程度也较高。因此,语言中吸收汉语词汇和使用汉语语法形式较为普遍,语音也趋于简化。而南部方言则保持较古的面貌,元音分长短,有一套完整的促声韵。侗语虽然形成了两个方言,但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大,内部比较统一。南北方言的语法规则基本一致,方言之间的同源词平均超过70%,不同方言区的人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接触就能通话。

  新中国成立以前,侗族人民有语言无文字。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积极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解决文字问题。1956年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对14个县22个点的语言进行调查,正式着手侗文的设计工作。1958年在贵阳召开有贵州、湖南和广西三省(区)侗族代表参加的侗族语言文字科学讨论会,正式通过了侗文方案(草案)。侗族人民第一次有了本民族的文字。新创制的侗文是拉丁字母拼音文字,以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贵州省榕江县车江话的语音为标准音。侗文的创制和推广对侗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八、傣族

人口有115.9万(200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比较大的坝子有景洪、勐笼、勐遮、勐罕、勐海、芒市、陇川、干崖、勐卯、遮放等,平均海拔在500—1300米之间,地势较低。这里四季常青,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剑麻、橡胶、紫胶、香茅草等。土壤多为红壤土、棕壤土、黄壤土。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终年不下雪,仅有轻霜期30余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7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5月至10月,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傣族居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西双版纳是亚洲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主要产地。芒果、椰子、菠萝、香蕉等亚热带水果常年不断。山区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萝芙木、金鸡纳等名贵药用植物。西双版纳州的森林覆盖率为57.14%,德宏州森林覆盖率为46.02%。矿产资源种类丰富,有20余种,铜、铁、金、银、镍、铅、锡、水银等很早以来就被傣族人民发现、利用。德宏还盛产宝石、玉石、绿柱石和水晶等特种工业原料。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和绵延起伏的山岭河谷中,繁殖着野象、虎、豹、鹿、犀牛、金丝猴、孔雀、犀鸟等珍禽异兽。水边林际,每值晨曦微现或夕阳斜照时,常见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人们把这里誉为孔雀之乡

  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雅、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雅,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雅为花腰傣。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为滇越鸠僚。唐宋文献则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德宏、西双版纳和金平三种方言。傣族有自己的拼音文字,但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泐文(西双版纳)、傣绷文(瑞丽、耿马、澜沧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印度梵文为基础,经过不同的发展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不同风格的文字。新平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较为通用的是傣泐文和傣那文,现称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20世纪50年代,对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在原有文字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改进后的傣文称为新傣文,原有的文字称为老傣文。改进后的西双版纳傣文,在保留原来字母形式和表音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语音增删了若干字母,改变了声调符号,并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规则作了规范。改进后的德宏傣文,克服了老傣文一字多音多义以及没有配套声调符号等缺点,更为规范、科学。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九、土家族

土家族总人口为8028133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其中,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土家族所居住的地区,属于山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4001500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岗峦密布,主要的山脉有武陵山、大娄山、大巴山等。其中,武陵山脉横贯其间,分布区域最大,酉水、澧水、清江、溇水、武水、乌江、郁江、贡水(忠建河)、唐崖河等河流纵横交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珍贵的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特产。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密基卡贝锦卡,意为土生土长的人。历史上,土家族先民被侮称为。宋代以前,居住在武陵地区的土家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就单独被称为土丁土人土民土蛮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族移民的增加,往往对举,以对武陵地区的土家、汉、苗三族进行区分。土家作为族称,是在较晚时期出现的。民国时期的《咸丰县志》将土司后裔的支庶之家称为土家,而将当地汉族移民称为客家。土家族大姓主要有向、彭、田、覃、谭、冉等。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分为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乡的土家族操南部方言外,其余土家族均操北部方言。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以来使用汉文。绝大多数土家人都通用汉语,部分人兼通苗语,目前只有酉水流域永顺、龙山、来凤等县的部分土家人会说土家话。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布依族

布依族总人口约2971460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最多,占全国布依族人口的97%。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市、贵阳市、六盘水市,其余各市、州、地均有散居。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壮语北部方言和贵州望谟、册亨、独山、平塘、安龙、兴义等市县的布依语基本相同。由于布依族与汉族长期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因此布依语词汇系统中有不少汉语借词。布依语有完整的语音系统、丰富的词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法结构。布依语划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个土语区(习惯上称第一、第二、第三土语区)。布依族过去没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汉文,布依摩经中采用汉字记音或运用偏旁部首按汉字六书造字法创造一些新字记录经文。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拼音文字方案。该方案经过两次修订,现在布依族地区重点推行。

  布依族居住的地区,属我国南方隆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亚热带岩溶化高原,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布依族聚居区,苗岭山脉盘亘其中,山的主脉由西向东延伸,支脉绵亘全区,主峰云雾山在都匀、贵定之间。西北部有乌蒙山,由滇延伸至黔,海拔多在25002800米,其中韭菜坪达2900米,是贵州高原最高峰,也是贵州高原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地形北高南低。贵阳、安顺、兴义、安龙、贵定、惠水一带,海拔在1000米以上,黔桂边界河谷地带,海拔降至400米左右,个别地方如黔南罗甸县摆金河与红水河汇合处的下大湾河口,海拔只有242米。地势起伏,海拔落差大。

  布依族地区岩溶分布广泛,面积达80%,是世界上岩溶发育最完整、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岩溶地貌景观表现为石林、石丛、峰林、溶丘、洼地、漏斗、竖井、落水洞、盲谷、溶盆、槽谷、瀑布等。众多的岩溶泉流入地下,形成溶洞、伏流、暗河。

  布依族地区河流密布,主要有分布于南部、西北部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部的三岔河、六冲河,东南部的曹渡河、都柳江等。除了这些河流,还有蜿蜒于群山峡谷之间的众多溪流。这些都给布依族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盘江天生桥水电站、黄泥河鲁布格水电站等,不仅给布依族地区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照明用电,同时也为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布依族地区属中、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基本特点表现为: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终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为16左右,年降雨量在10001400毫米之间;无霜期270350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布依族大多居住在土地肥沃的河谷、坝子,他们利用上述气温及水利条件,种植各种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其次为旱稻、小米、高梁、红稗、荞麦、薯类、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苎麻、烤烟、甘蔗、茶叶、土靛、黄果(橙)、柚子、芭蕉、香蕉、木耳、板栗等等。南、北盘江及红水河流域有大面积森林,江边盛产大楠竹。林木有松、杉、青杠、白杨等等。都匀、兴义一带出产梦花树,是制造蜡纸和过滤纸的优质原料。深山密林中栖息着虎、豹、熊、麝、獐子、金鸡、水獭等多种珍禽异兽,并出产杜仲、天麻、五倍子、黄草、麝香等贵重药材。水产中鱼类很多,都匀、贵定、平塘、龙里、花溪出产的娃娃鱼(大鲵)是稀有的国家保护动物。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尤以煤矿、金矿、锑矿、磷矿著名,各县市均有丰富的煤矿储藏量,故有西南煤海之美称。金矿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州和安顺市的镇宁、关岭、紫云等县,藏量丰富。锑矿分布在黔南州的独山、三都、惠水及黔西南州的晴隆、册亨、兴仁等县,仅晴隆县的大厂、兴仁县的放马坪两个矿点探明的储量约4.926万吨。磷矿分布在黔南州的瓮安、福泉两县市,瓮福磷矿区的磷矿蕴藏量约8亿吨,品位在2438%之间,居全国第一。

  布依族地区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里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花溪、驰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安顺龙宫、兴义马岭峡谷、关岭花江大峡谷、荔波小七孔、樟江大峡谷、镇宁的犀牛洞、平塘藏字石、贞丰三岔河、双乳峰、清镇的红枫湖、百花湖、普定的夜郎湖、长顺杜鹃湖、安龙的招提等等。布依人常常几十户、上百户聚族而居,村寨依山临水,村前田畴纵横。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已经成为中外友人和旅游者考察观光的胜地。旅游业正在成为布依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一、黎族

黎族现有人口1247814 (2000)。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在我国古籍上很早就有关于黎族先民的记载。西汉以前曾经以骆越,东汉以,隋唐以等名称,来泛称我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这一族称最早正式出现在唐代后期的文献上,唐末刘恂在《岭表录异》中就有()()夷黎海畔采(紫贝)以为货的记载。但普遍作为黎族的专用族称,则是在11世纪宋代以后才开始固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黎族称汉族为,意即,他们以汉人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自居。黎族内部因方言、习俗、地域分布等差异有(过去作)、(又称)、(过去汉称本地黎)、美孚(过去称德透黎或加茂黎)等不同的自称,但在对外交往时一般都自称为,赛是其固有的族称。  黎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与汉族长期接触,大多数黎族群众都能兼说汉语,通用汉文。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均使用汉字,1957年党和政府曾帮助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黎族主要聚居地——海南岛地处亚热带,风景秀丽,四季常青。这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有些地区水稻年可三熟,玉米、番薯等终年都可种植。这里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有椰子、槟榔、剑麻、香茅、可可、咖啡、橡胶、油棕、腰果等。香蕉、菠萝、菠萝蜜、芒果等热带水果产量很高。铁、铜、锡、水晶、磷、钨、石灰石等矿产储藏丰富。沿海良港多,渔业、盐业及石油、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出产珍珠、珊瑚、玳瑁等珍贵的水产品。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是著名的原始森林区,盛产花梨、坡垒、子京、母生、青梅、绿楠等贵重木材。深山密林中栖息着黑冠长臂猿、水獭、灵猫、孔雀雉等珍禽异兽。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二、水族

水族总人口406902人(2000年),主要生息于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水族与周边的汉、苗、布依、侗、瑶、壮等民族友好相处,共建家园。

  水族自称睢(sui3,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对于水族的来源,民间和学术界出现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实际是针对水族发展史上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而论,都有一定的历史性与合理性。据《百越源流史》载,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古代居住着许多部落,史学界统称为百越。水族先民南迁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骆越支系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因此,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举族大迁徙。殷商亡国之后,部分殷人南迁融入百越族群。这是水族先民的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后发兵征剿岭南。水族先民举族第二次大迁徙,从百越母体中分离出来,由南方溯流进入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生息,大致形成后世分布的格局,并逐步向单一民族迈进。水族先民水族经历了八九百年相对比较稳定的发展,到了唐代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水族的族名以,与唐代设置的抚水州有关。开元年间(713—741年),唐朝在今黔桂交界的环江一带设置以安抚水族先民为主体对象的羁縻抚水州,这是中央王朝对自称族群的确认,标志水族以单一民族身分跻身于中华民族之林,族名从此以。据《唐书地理志》、《唐书南蛮传》载:贞观三年,东谢蛮首领谢元深入朝……以其地为应州,拜元深为刺史,领黔州都督府。”“贞观三年,以东谢首领谢元深地置县五:都尚、婆览、应江、陀隆、罗恭。” “开元中,置莪、劳、抚水等羁縻州。据考证,应州及属下都尚县的治地为今三都水族自治县上江镇;婆览县治地为三都县恒丰乡,后世称为水婆;应江县治地为榕江县平永乡;陀隆县为台江;罗恭县为雷山县。宜州北面的抚水州在今广西北部之环江一带。从贞观三年至开元年间(629—741)100余年间,唐王朝相继在水族地区设置经制应州,羁縻抚水州、莪州、劳州、环州,以及都尚县、婆览县、应江县、罗恭县、抚水县、京水县、多逢县、古劳县等建制。在水族历史上,这是史无前例的辉煌,对推动水族成为单一民族,促进水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水族的族名此后在一些私人的著述及史籍中出现,明末邝露《赤雅》有亦僚类之说。在清代及民国的史籍中,出现水家苗、水家夷、水家等称谓。过去的一些史籍中,把少数民族视为未开化的族群。亦僚类“ ”就是历史留下蔑视水族的遗迹。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族称定为水族。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字。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侗台)语支。水族古文字,以及用这种古文字著编的信仰文化、民间知识杂糅的典籍,水语通称为勒睢/泐睢(le1 sui3 )”,汉译为水书。水族古文字体系保留着图画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2500多个单字中,大部分为异体字。水书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2002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作为重点民族古籍进行收藏。2006年,水书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日常生活中水族地区通用汉文。

  水族主要生活在都柳江、龙江上游地带,这里气候温和,宜于种植,在水族和周边兄弟民族的辛勤开拓经营下,这里逐步变成竹木成林、鱼米花果之乡。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苎麻、蓼蓝草等是主要农作物。水果有李、橙、桔、桃、梨和杨梅等品种。都柳江、龙江上游水产丰富,有鲤鱼、鲥鱼、青鱼等。竹木种类主要有杉、松、楠木、楠竹、麻竹、油桐、油茶等,林区中生长麦冬、杜仲、茯苓等多种珍贵药材。矿藏品类主要有铁、煤、汞、锑、硫磺、铅、锌等。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三、仡佬族

仡佬族总人口为57.94万人(2000年),其中96.49%(即55.90万人)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新中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行,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经县以上政府批准,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属汉藏语系。在语音系统上接近苗语,在语音、语法上有个别现象又近壮、侗语。它与苗瑶语族语言和壮侗语族语言都有少量的同源词。学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把仡佬语族看成汉藏语系中一个独立的语族较合适,其名称可以叫僚语族或仡佬语族。仡佬语分四个方言, 习惯上称为稿方言哈给方言多罗方言阿欧方言。仡佬语的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并呈现犬牙交错的方言土语分布。一个县往往有几种仡佬语方言并存。在语言使用方面, 目前只有贵州省的平坝县大狗场、安顺市西秀区的湾子寨、黑寨、普定县的新寨、关岭县的麻凹、六枝的居都、大方县普底乡红丰村、云南省麻栗坡县月亮湾和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三冲仡佬族语言较为完整。据调查,当前完全或部分地以仡佬语作为母语的仡佬族最多不超过6000人,大约只占仡佬族总人口的1.1%。绝大多数的仡佬族使用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有少数成员会讲当地的苗语、布依语等。仡佬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遍使用汉文。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四、藏族

我国藏族总人口541.6万(2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藏族自称为博〔bod。藏语对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又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兑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境和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人自称为安多娃。统称为博巴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卫藏方言和康方言都有声调。安多方言没有声调。藏文创制于公元 7世纪前期,是有4个元音符号和30个辅音字母的拼音文字,自左向右用竹笔、墨汁书写,字体主要为有头字(楷体)和无头字(草体)两种,通行于整个藏族地区。

  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地势高峻。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4000米。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由西向东,横亘青海和西藏全境;横断山系北高南低,纵贯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耸立在我国和尼泊尔王国之间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 ,是世界第一高峰。藏族地区江河纵横,湖泊星布。举世闻名的黄河和长江,都发源于青海境内,黄河源在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山麓,长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麓,蜿蜒而东,一泻千里,主要支流有洮河和通天河等,西藏西部有狮泉河、噶尔河、象泉河,东部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横贯西藏南部。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藏北高原湖泊众多,有纳木错、奇林错等湖,喜马拉雅山北麓盆地玛法木错、羊卓雍错等湖闻名于世。

  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农业为主。藏系绵羊、山羊和牦牛、犏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牦牛体大毛长,耐寒负重,除供肉用外,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畜力,俗称高原之舟;黄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犏牛,是最好的役畜和乳牛。河曲马、大通马、工布骡等都是本地区的良种。农业以种植生长期短、耐寒抗旱的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在河谷温暖地区,还产油菜、土豆、萝卜、卷心菜、元根和苹果、核桃等。南部河谷温暖的部分地区也种植水稻和棉花。

  藏族地区森林茂密,盛产各种珍禽异兽和名贵药材。林业方面有杉、松、柏、白桦、青棡等品种。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广阔地带、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和四川、云南西部,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我国的著名林业区。山谷林间,栖息着太阳鸟、鹫和熊猫、金丝猴、长尾叶猴、熊、扫雪等珍贵动物,还产熊胆、麝香、鹿茸和冬虫夏草、雪莲、灵芝等贵重药材。

  藏族地区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地下宝藏十分富饶。利用水力、地热发电有着很大潜力,天然气和铜、铁、煤、云母、硫磺等蕴藏量大,内陆湖泊还盛产硼砂、盐、芒硝和天然碱等。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藏北高原还富含油矿。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十五、锡伯族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锡伯族总人口为188824人,其中辽宁省132615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4566人,主要聚居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霍城、巩留、伊宁、乌鲁木齐等县市;黑龙江省8886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和双城市;吉林省3168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内蒙古自治区3023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其余分布在陕西、北京、上海等省、区、市。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主要是东北三省)锡伯族人口出现了猛增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报为满族和汉族的原锡伯族家庭都陆续更正为锡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东至塔尔德沟,西与哈萨克斯坦国相接,南达乌孙山分水岭,北临伊犁河。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均气温7.9摄氏度,年均降水206毫米。

  自治县资源丰富,县内森林密布。以云杉为主,还有松柏、桦树、杨树、柳树、榆树等。矿产主要有煤、铁、铜、铀、石灰石、芒销、冰洲石、石英砂等,石油资源也在进一步勘探中。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和西北的锡伯族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现在,东北锡伯族的语言和当地汉族、满族基本相同。新疆的锡伯族,由于居住较为集中,在语言文字上保持了较多的特点。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相传锡伯族曾有过自己的文字,但早已失传。清代以后,锡伯族人民通晓满语文、汉语文的日渐增多,后者在生活中使用得更加广泛。新疆的锡伯族有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1947年,锡伯族的知识分子改革了原来使用的满文,废去一些音节,增加了锡伯族语的新字母,创制了经由满文发展而来的锡伯文字。,自治机关至今行使职权时还使用这种锡伯文。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上一条: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
下一条:河南省宗教事务条例
关闭窗口
 
· 关于组织观看河南省高校纪念...
· 关于收听收看“奋进新征程,...
· 新乡学院统一战线“立德树人 ...
· 关于征求有关人事规章制度意...
· 考察工作预告
· 关于组织参加省委统战部“喜...
· “喜迎二十大,庆统战百年”...
· 关于开展2021年度新乡学院统...
· “喜迎党的二十大,水墨丹青...
· 新乡学院党委统战部“庆元宵...
· 别样的座谈会——新乡学院拟...
-更多-

Copyright © 2013 新乡学院---统战部 版权所有  校址: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邮编:453000  电话:0373-3683519  传真:0373-3683355  部门邮箱:xxxytzgz@126.com